名 称:类克
通用名: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商品名:类克)在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是一个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生物制剂。它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都有相应的适应证 。
为了让你能更清晰地了解类克在不同疾病中的疗效,我整理了一个表格:
疾病领域 | 适应症 | 主要疗效指标 | 关键临床证据/备注 |
---|---|---|---|
风湿免疫疾病 | 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与甲氨蝶呤合用) | 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 | 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 |
强直性脊柱炎 | 减轻症状和体征(包括增加活动幅度);改善身体机能;改善生活质量 | ||
银屑病性关节炎 | 改善症状和体征 | 对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尤其显著 | |
炎症性肠病 | 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传统治疗效果不佳) | 减轻症状和体征;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促进粘膜愈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或停止皮质激素使用 | ACCENT 1试验显示,39-45%的患者在30周后维持缓解 |
瘘管性克罗恩病1 | 减少瘘管数量,促进并维持瘘管愈合;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生活质量 | ACCENT 2试验显示,近2/3患者初始反应,36%患者在一年后维持瘘管闭合(安慰剂组19%) | |
溃疡性结肠炎(成人,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医学禁忌) | 减轻症状和体征;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和粘膜愈合;使患者减少或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 | ACT 1 & 2 研究:第54周时,44.9%的患者获得临床疗效(安慰剂组19.8%) 中国III期研究显示第8周临床应答率64% | |
皮肤疾病 | 慢性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其他系统治疗无效、禁忌或不耐受) | 需在医师密切监测下进行 | |
其他 | 贝赛特氏症 | 仿单标示外使用 |
🧬 作用机制
类克是一种嵌合型单克隆抗体(部分小鼠来源,部分人源来源),它能高特异性且强力地结合并中和人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TNF-α是促进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核心作用。通过阻断TNF-α,类克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并可诱导炎症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控制病情、促进黏膜愈合(对于炎症性肠病)的效果 。
📌 使用注意事项
类克需要通过静脉输注给药,通常在医院或专业医疗中心进行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诱导期(例如在第0、2、6周给药)和维持期(通常每8周一次) 。
重要的是,类克作为免疫抑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警惕的风险:
感染风险:由于抑制了部分免疫系统,可能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如结核病、侵袭性真菌感染、败血症等) 。用药前通常需进行结核筛查等活动性感染评估 。
恶性肿瘤:主要有报告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使用包括本品在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治疗时,有淋巴瘤和其它恶性肿瘤的发生,其中有些是致命的9。一种罕见的肝脾T细胞淋巴瘤多见于接受TNF抑制剂(尤其是与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联合使用)治疗的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青少年和年轻男性患者 。
输液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在输液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急性输液反应,如发热、畏寒、瘙痒、荨麻疹等 。
其他不良反应:还可能包括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心力衰竭恶化、神经系统反应(如脱髓鞘疾病)等 。
因此,类克必须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和监测下使用,医生会全面评估你的病情、潜在风险和收益后做出治疗决策。
💎 总结与建议
总的来说,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类克)对于上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在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疾病中,是一个能有效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对炎症性肠病)、改善生活质量和帮助激素减量的重要治疗选择 。
但它的使用也伴随需要严肃对待的潜在风险,必须在专科医生的严密监测下进行 。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
商品名:类克
英文名称:Infliximabfor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YingfulixiDankang
【成份】
主要成份:英夫利西单抗辅料:蔗糖、吐温80、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二氢钠-水合物)、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钠-水合物)。
【性状】
本品为白色固体,溶解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泛乳白色光,无异物。
【适应症】
类风湿关节炎:本品是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品与甲氨蝶呤合用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克罗恩病: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促进粘膜愈合;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减少皮质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皮质激素。痿管性克罗恩病:对于痿管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减少肠-皮肤痿管和直肠-阴道痿管的数量,促进并维持痿管愈合;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生活质量。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品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包括增加活动幅度;改善身体机能;改善生活质量。
【规格】
100mg/瓶
【用法用量】
用法:静脉注射。用量:类风湿关节炎:首次给予本品3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本品应与甲氨蝶呤合用。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mg/kg,和/或将用药间隔调整为4周。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痿管性克罗恩病: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mg/kg。强直性脊柱炎: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6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使用指导:应进行无菌操作。 1.计算剂量,确定本品的使用瓶数:本品每瓶含英夫利西单抗100mg,计算所需配制的本品溶液总量。 2.使用配有21号(0.8mm)或更小针头的注射器,将每瓶药品用10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除去药品的翻盖,用医用酒精棉签擦拭药瓶顶部,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药瓶胶盖,注入无菌注射用水。如药瓶内的真空状态已被破坏,则该瓶药品不能使用。轻轻旋转药瓶,使药粉溶解。避免长时间或用力摇晃,严禁振荡。溶药过程中可能出现泡沫,放置5分钟后,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泛乳白色光。由于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蛋白质,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半透明微粒。如果溶液中出现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其它物质,则不能继续使用。 3.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本品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稀释至250mL:从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瓶或袋中抽出与本品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相同的液体量,将本品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全部注入该输液瓶或袋中,轻轻混合。 4.输液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输液装置上应配有一个内置的、无菌、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率的滤膜(孔径≤1.2m)。未用完的输液不应再贮存使用。 5.未进行本品与其它药物合用的物理生化兼容性研究,本品不应与其它药物同时进行输液。经胃肠道外给药的产品在给药前应目检是否存在微粒物质或变色现象。如果发现存在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其它异物,则该药品不可使用。
【不良反应】
根据国外文献,现有安全性资料来源于2801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1304名,克罗恩病1106名,强直性脊柱炎272名,银屑病关节炎102名,其它疾病17名。输液反应(如呼吸困难、面色潮红、头痛和皮疹)是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不良事件汇总表皮肤及附属物:皮疹、瘙痒、荨麻疹、出汗增加、皮肤干燥、真菌性皮炎、甲真菌病、湿疹、脂溢性皮炎、脱发。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头痛、眩晕。胃肠道系统:恶心、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肠梗阻、呕吐、便秘。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呼吸困难、鼻窦炎、胸膜炎、肺水肿。全身性:乏力、胸痛、水肿、潮热、疼痛、寒战。机体防御:病毒性感染、发热、脓肿、蜂窝组织炎、念珠菌病。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痛、关节痛。外周血管:面部潮红、血栓性静脉炎、淤斑、血肿。心血管:高血压、低血压。精神:失眠、嗜睡。肝胆系统:肝功能异常。泌尿系统:泌尿道感染。眼部及视力:结膜炎。心率及心律:心悸、心动过缓。给药部位:输注部位反应。白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淋巴结病、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胶原:自身抗体。红细胞:贫血。输液反应:在临床试验中,输液中和输液结束后的2小时内,安慰剂组患者中有10%发生与输液相关的反应,本品组患者中有20%发生该反应。其中约有3%出现发热或寒战等非特异性症状,低于1%出现瘙痒或荨麻疹,1%出现心肺反应(主要表现为胸痛、低血压、高血压或呼吸困难)或瘙痒、荨麻疹和心肺反应的合并症状。约有低于1%的患者出现了包括过敏、惊厥、红斑和低血压在内的严重输液反应。约3%的患者因与输液相关的反应而中断治疗。所有发生上述反应的患者无论接受治疗与否,均全部恢复。本品上市后监察显示有过敏样反应的报告,包括喉头水肿、咽水肿和严重支气管痉挛,未见与这些反应相关的死亡病例。罕见与本品相关的癫痫发作的报告。再次给药后的迟发性过敏/迟发性反应:根据国外文献,在1项临床研究中,41名克罗恩病患者中有37名在停用本品2-4年后,再次接受本品的治疗,有10名患者在输液后3-12天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6名较严重。症状和体征包括:肌肉痛和/或关节痛伴有发热和/或皮疹,一些患者还出现瘙痒;面部、手部和唇部浮肿;吞咽困难;荨麻疹;咽喉痛;头痛。发生这些不良事件的患者在首次接受本品治疗时未发生过与输液有关的不良事件。在这37名患者中,以前使用过英夫利西单抗液体制剂的23名患者中有9名(39%)发生了不良事件;在以前使用过英夫利西单抗冻干粉剂的14名患者中仅1名(7%)发生了不良事件。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这些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剂型不同而引起。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均得到改善和消除。由于停药1-2年的患者资料不足,无法确定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察中,用药间隔少于1年的患者罕有发生此类不良事件。免疫原性:对本品产生抗体的患者发生与输液相关反应的可能性较大(约为2-3倍),合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产生本品抗体以及与输液相关反应的发生率。给药3次后继续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0%产生了本品的抗体。在停药期大于16周后使用本品的克罗恩病患者本品抗体的产生率较高。感染:在多项临床研究中,本品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6%,安慰剂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8%。在克罗恩病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比较,未观察到本品可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中,在包括肺炎在内的严重感染发生率上,本品+甲氨蝶呤合用组高于甲氨蝶呤单用组,此现象尤其出现在剂量在6mg/kg或以上时。根据药品上市后经验,曾观察到一些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原虫)引起的感染病例,感染病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这些感染患者或单独使用了本品,或合并使用了免疫抑制剂。肝胆系统:在本品上市后经验中有非常罕见的黄疸和肝炎(其中一些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的病例报告。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了使用本品的患者出现中重度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但未导致严重肝损伤。本品组(单用或与其它免疫抑制剂合用)患者转氨酶升高比例高于对照组,大多数转氨酶异常是一过性的,但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ALT和AST升高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在继续使用本品、停用本品或调整合并用药后,该异常现象可减轻或消除。使用本品的患者中有1%出现ALT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的5倍或以上。肿瘤或淋巴增生性疾病:在临床试验中,2629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有33名、561名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有5名出现新生或复发的肿瘤,此汇总的数据来源于用药超过5387患者年的临床研究及其后长达3年的安全性观察,所观察到的发生率与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预期值相近。本品对此现象的影响尚不明确。抗核抗体(ANA)/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临床试验中,基线时ANA阴性的本品组患者约有一半在治疗中ANA呈阳性,此现象在安慰剂组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在本品组患者中抗dsDNA抗体的转阳率约为17%,而在安慰剂组患者中为0%。少见狼疮及狼疮样综合征的报告。充血性心力衰竭:在1项评价本品对中重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IV级且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II期临床研究中,将150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10mg/kg本品组51名、5mg/kg本品组50名、安慰剂组49名,每组接受3次输液治疗,可观察到10mg/kg本品组因心力衰竭加重而死亡和住院的发生率较高。在第28周时,10mg/kg本品组有3例患者死亡,5mg/kg本品组有1例患者死亡,安慰剂组无死亡。在同一时间点时,因心力衰竭加重而住院的病例数,10mg/kg本品组有11例,5mg/kg本品组有3例,安慰剂组有5例。在随访的第1年死亡的病例数,10mg/kg本品组有8例,5mg/kg本品组和安慰剂组各有4例。尚未研究本品对轻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级)的影响。上市后用药经验:本品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后用药经验中报告的其它不良事件列于下表。由于这些事件均来源于自发性报告,总体用药人数不详,因此不能明确判断其发生率或确定与本品的相关性。上市后报告血液:粒细胞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血细胞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血清病。心脏:心包积液。免疫:脉管炎。神经学: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视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性病变、癫痫发作、横贯性脊髓炎。机体防御:条件性感染(如曲霉病、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念珠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李斯特杆菌病、肺囊虫病)、沙门菌病、败血症、结核病和乙型肝炎再活化。呼吸:间质性肺炎/纤维化。肝胆系统:肝细胞损害、肝炎、黄疸、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衰竭。皮肤:血管炎(多发于表皮)。
【禁忌】
已知对鼠源蛋白或本品其它成份过敏的患者禁用。对于患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IV级)的患者,给予本品10mg/mL可能增加因心力衰竭加重引起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本品剂量高于5mg/mL时禁用于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注意事项】
感染: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曾发生细菌性感染(包括败血症和肺炎)、分枝杆菌感染[包括结核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播散性的或肺部以外的结核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和其它条件性感染,其中某些感染可能导致死亡。应检查患者是否有潜在的结核病菌感染。在使用本品之前,应对有结核病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本品不应用于严重感染活动期的患者。伴有慢性感染或有反复感染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本品。应告知患者并使其尽可能避免处于可能引起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于患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IV级)的患者,未发现给予本品5mg/kg会增加因心力衰竭加重引起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是在5mg/kg或以下剂量或对轻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级)患者,尤其在长期治疗中,不能排除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心力衰竭患者,应在考虑其它治疗方法后,才能慎重使用本品,且剂量不应超过5mg/kg。上市后经验显示,使用本品的患者(无论有无明显诱发因素)有心力衰竭加重的报告,罕见新发心力衰竭(包括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报告,其中一些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下。如果决定给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本品,应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心力衰竭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心力衰竭症状,则应停用本品。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本品的过敏反应可在不同的时间内发生,多数出现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2小时内,症状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罕见)、喉头水肿、咽部水肿和低血压。使用本品1-14天后,个别克罗恩病患者出现血清病样反应,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头痛、咽喉痛、肌肉痛、多关节痛、手及面部浮肿和/或吞咽困难。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发生严重反应时,应停止使用本品。 ATTRACT试验资料显示,一些预防性措施(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或抗组胺药物)可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为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尤其对以前出现过输液反应的患者,应将输液速度放慢。自身免疫:使用本品治疗可能会促使自身抗体的形成,罕见狼疮样综合征。若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出现狼疮样综合征征兆,则应立即停药。神经系统:罕见本品及其它TNFα抑制剂与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经临床症状新发或加重和/或放射学检查证实)有关的病例。罕见视神经炎和癫痫发作的病例,可能与本品的使用有关。对于曾患有或新近患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患者,应在给予本品前权衡利弊。肝胆系统:在本品上市后经验中观察到非常罕见的黄疸和非传染性肝炎(其中一些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的病例,还出现个别导致肝移植或死亡的肝衰竭病例。应对有肝功能障碍体征和症状的患者评价其肝脏损伤的情况。如患者的黄疸指数和/或谷丙转氨酶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的5倍以上,应停止使用本品,并针对异常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使用其它免疫抑制剂观察到的一样,使用本品的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即表面抗原阳性者)有出现乙型肝炎再活化的情况。在开始使用本品前和使用本品治疗的过程中,应对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观察。 TNFα抑制剂与阿那白滞素合用:在阿那白滞素与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合用的临床研究中,曾观察到严重感染的病例,与单独使用依那西普相比,疗效并未加强。根据阿那白滞素与依那西普合用发现的不良事件的性质,可推测出阿那白滞素与其它TNFα抑制剂合用可能产生类似的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本品与阿那白滞素合并使用。疫苗接种:无资料显示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接种活疫苗后出现接种反应或被感染,但不建议本品与活疫苗同时使用。在ASPIRE研究中,每个治疗组中多价肺炎球菌疫苗的药物浓度增加2倍的患者比例相当,显示出本品不干扰T细胞依赖的体液免疫应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由于本品与除人类和黑猩猩以外种属的TNFα无交叉反应,因此未进行本品在动物体内的生殖研究。对小鼠使用选择性抑制小鼠TNFα功能活性的类似抗体进行了生育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未发现该抗体有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对药效学动物模型使用剂量为10-15mg/kg的类似抗TNF抗体,可产生最大的药理活性。在动物生殖毒性研究中,剂量达40mg/kg时,未产生不良影响。尚不知本品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危害或影响生育能力。对孕妇,只有在确实需要时,方可给予本品。哺乳期:尚不知本品是否经母乳排出以及食入后是否全身吸收。由于许多药物和免疫球蛋白可经母乳排出,又因本品对婴幼儿的潜在不良反应,因此应考虑本品对母亲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停止哺乳或停止用药。
【儿童用药】
单剂量使用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已经在21名克罗恩病患儿中进行了评估。对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用药】
尚未进行对老年患者使用本品的特定研究。尚未观察到本品的体内分布容积和清除率与年龄的相关性,但由于通常老年人群的感染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治疗老年患者时应慎重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尚未进行特定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依那西普(TNFα抑制剂)与阿那白滞素(白介素-1拮抗剂)合用时可能增加严重感染、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且相对于单独用药,此类合并用药并无临床优势。阿那白滞素与其它TNFα抑制剂(包括本品)合用可能产生类似的不良反应。点击可查询更多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单次给药剂量达到20mg/kg时未出现直接毒性反应。如果用药过量,建议立即监察患者全部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本品为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从而使TNF失去物活性。TNFβ(淋巴毒素α)是一种与TNFα利用相同受体的细胞因子,但本品并不抑制TNFβ的活性。TNFα的生物活性包括:诱导致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和白介素-6(IL-1和IL-6);增加内皮层通透性和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以增强白细胞迁移;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活性;诱生急性期反应物和其它肝脏蛋白质以及诱导滑膜细胞和/或软骨细胞产生组织降解酶。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表达透膜TNFα的细胞与本品结合后可被溶解。在利用人体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进行的多项体外生物检测中,本品均可抑制TNFα的功能活性。抗TNFα的抗体可降低小绢猴结肠炎模型的疾病活动性。在用鼠类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的试验中,抗TNFα抗体还可减轻滑膜炎和关节侵蚀。对由人体TNFα表达所致的多关节炎的转基因小鼠,本品可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且对已患病的小鼠,在给药后可使被炎症侵蚀的关节恢复。在体内试验中,本品可与人体TNFα迅速形成稳定复合物,从而使TNFα失去生物活性。在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相关组织和体液中可测出高浓度的TNFα。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关节炎症部位的浸润;减少介导细胞粘附的分子[内皮细胞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减少化学诱导作用[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组织降解作用[基质金属白酶(MMP)1和3]。克罗恩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本品治疗后,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降低。经本品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在数量上或对促有丝分裂作用的增生反应(体外试验)上,较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降低。对使用本品4周后结肠的组织学研究显示了TNFα检出浓度较使用前有显著降低。克罗恩病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后,也可观察到炎症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血清浓度的显著降低。使用本品后,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趋向正常,对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极小。相对未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后,患者体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因刺激而增生的反应并未减少,且应激后的PBMC在产生细胞因子方面无显著变化。对肠粘膜固有层的活体组织分析显示本品可减少能表达TNFα和γ-干扰素的单核细胞数量。其它组织学研究表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肠内病变部位的浸润以及这些部位炎症标记物的量。
【临床试验】
据国外文献报道。类风湿关节炎:经ATTRACT(合并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TNF试验的代码)和ASPIRE(使用本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发作的活性对照试验的代码)2个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对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在试验中可以合并使用稳定剂量的叶酸、皮质类固醇口服制剂(≤10mg/日)和非甾体抗炎药。终点的主要指标为根据美国类风湿学会标准评定症状和体征的减轻、预防关节结构损害和改善身体机能。在428名活动性类风湿患者(无论是否合用甲氨蝶呤)参加的安慰剂对照ATTRACT试验中,对第30、54和102周时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入组患者的年龄中值为54岁,患病期中值为8.4年,肿痛关节数中值分别为20和31。约50%患者的身体机能为III级。患者被分为安慰剂组、3mg/kg本品组和10mg/kg本品组,分别于第0、2和6周给药,随后每隔4周或8周给药。全部患者在入组前均使用6个月稳定剂量的甲氨蝶呤(剂量中值为15mg/周),并在试验过程中维持该稳定剂量。 ASPIRE试验评价了1004名未用甲氨蝶呤的早期(患病期≤3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第54周的疗效。入组患者年龄中值为51岁,患病期中值为0.6年,肿痛关节数中值分别为19和31。全部患者在第0、2和6周以及以后每8周时接受安慰剂、3mg/kg本品或6mg/kg本品,同时合用甲氨蝶呤(在第8周前将剂量优化至20mg/周)。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的减轻定义为在关节肿痛方面和以下5个标准中的3个都有至少20%的改善,即ACR20。这5个标准是:医师综合评定、患者综合评定、功能/残疾评估、视觉模拟疼痛量表、红细胞沉降速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在ATTRACT试验中,合用甲氨蝶呤的本品全部剂量及疗程组在54周中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均达到了美国类风湿学会标准的ACR20。对症状和体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ACR20)可持续至第102周。在ATTRACT试验中,本品组中达到ACR50和ACR70的患者多于安慰剂组(下表)。在获得显著疗效(定义为6个月维持ACR70的效果)的患者比例上,本品组约为10%,而安慰剂组为0%(p≤0.018)。在ASPIRE试验中,治疗54周后,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达到ACR20、ACR50和ACR70的比例上,本品各剂量组均显著高于甲氨蝶呤单独用药组。在获得显著疗效的患者比例上,本品组为15%,而甲氨蝶呤单独用药组为8%(p=0.003)。 详见说明书。
【贮藏】
2-8°C避光保存,不可冷冻。
【有效期】
36个月
【执行标准】
JS20030010
【包装规格】
1瓶/盒
【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S20120012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瑞士CilagAG
生产地址:Hochstrasse201,CH-8205Schaffhausen,瑞士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科创10街亦城文园底商102号。
公司成立于2005年,多年来,为亦庄地区及附近社区居民提供诚信优质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现有执业药师2名,药师4名。公司医药本科以上员工占42%,医药专科人员占58%。
公司定位于新药特药专业药房,除一般用药外,还有各种新特药,肿瘤类、肝病类、提高免疫力、心脑血管、神经类药物等。
抗肿瘤药物乐沙定(注射用奥沙利铂)、爱谱沙(西达本胺片)、爱斯万(替吉奥胶囊)、紫杉醇注射液、唑来膦酸(择泰、艾瑞宁、天晴依泰、艾朗等)、诺维本(酒石酸长春瑞滨软胶囊)、诺雷得(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弗隆(来曲唑片)、复方红豆杉胶囊、威麦宁胶囊、依西美坦片、复方斑蝥胶囊、康莱特软胶囊、康莱特注射液、康艾注射液、比卡鲁胺片(康士得、朝晖先)等。
抗肿瘤类靶向药物如 赛美纳(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泰瑞沙(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易瑞沙(吉非替尼片)、赛可瑞(克唑替尼胶囊)、达希纳(尼洛替尼胶囊)、亿珂(伊布替尼胶囊)、赞可达(塞瑞替尼胶囊)、福可维(安罗替尼胶囊)、来那度胺胶囊(瑞复美、安显)、维全特(培唑帕尼片)、特罗凯(盐酸厄洛替尼片)、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片)、多吉美(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拜万戈(瑞戈非尼片)、泽珂(阿比特龙片)、迈吉宁(曲美替尼片)、安圣莎(盐酸阿来替尼胶囊)、艾坦(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捷恪卫(磷酸芦可替尼片)、多泽润(达可替尼片)、施达赛(达沙替尼片)、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恩莱瑞(枸橼酸伊沙佐米胶囊)、英立达(阿昔替尼片)、利普卓(奥拉帕利片)、豪森昕福(甲磺酸氟马替尼片)、则乐(甲苯磺酸尼拉帕利胶囊)、艾瑞妮(马来酸吡咯替尼片)、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吉泰瑞(马来酸阿法替尼片)、泰吉华(阿伐替尼片)、维泰凯VITRAKVI(拉罗替尼胶囊)、 博瑞纳®/LORBRENA®(洛拉替尼片)、拓达维(注射用戈沙妥珠单抗)、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普贝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各种PD1单抗如欧狄沃(O药,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可瑞达(K药,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拓益(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艾瑞卡(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PDL1单抗英飞凡(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依达方(依沃西单抗注射液)、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
其它单抗药物如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爱必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兆珂(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赫赛莱(注射用恩美曲妥珠单抗)、赛普汀(注射用伊尼妥单抗)、倍力腾(注射用贝利尤单抗)、雅美罗(托珠单抗注射液)、茁乐(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喜达诺(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类克(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瑞百安(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帕捷特(帕妥珠单抗注射液)、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安吉优(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安可达(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泰圣奇(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诺适得(雷珠单抗注射液)、安加维(地舒单抗注射液、地诺单抗)、泰欣生(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舒立瑞(依库珠单抗注射液)、圣利卓(配索利单抗注射液)、易安达(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逸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
肝病类药物如阿德福韦酯片(代丁、贺维力、阿甘定、名正、阿迪仙、优贺丁)、恩替卡韦片(博路定、恩甘定)、丙通沙(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司、瑞甘)、复方鳖甲软肝片、肝复乐胶囊 。
提高免疫力类的药物如胸腺五肽、胸腺法新(胸腺肽a1)、胸腺肽肠溶片、转移因子胶囊。以及肿瘤辅助用药如芪珍胶囊、灵芝菌合剂,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保健品明乐胶囊、小分子蛋白肽等。
各种抗菌药物依嘉(注射用盐酸依拉环素)、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卡净(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泰能(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
其他类药物如斯沃(利奈唑胺片)、威凡(伏立康唑片)、康新博(硫酸艾沙康唑胶囊)、斯耐瑞(富马酸贝达喹啉片)、诺科飞(泊沙康唑片、混悬剂)、维加特(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恩必普(丁基苯酞软胶囊、注射液)、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密盖息、金尔力、达芬盖)、依达拉奉注射液、利鲁唑片、开同(复方a酮酸片)、优克龙、白蛋白、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克林澳(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瑞弗兰(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新活素(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九味镇心颗粒、维万心(氯苯唑酸软胶囊)、唯铭赞(依洛硫酸酯酶a·注射液)、艾而赞(注射用拉罗尼酶浓溶液)、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欧来宁(注射用奥拉西坦)、乐可为(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用于儿童近视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片)、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利鲁平(利拉鲁肽注射液)等。
公司宗旨:立足于诚信、专业,努力为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
公司名称: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传真:010-67888761
网址:bjmxkn.cn
Email: bjmxkn@126.com
药师微信:朱药师13641196685,李药师13910046710 ,王药师13910043860
药店地址:北京市通州区科创10街亦城文园底商102号
【莱立康】伏立康唑片 价格¥66.5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侵袭性曲霉病
【巨和粒】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 1.5mg 价格¥185.0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易安达】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 价格¥3660.0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与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LV)联合用于接受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
【金蓓欣】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 价格¥11960.0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痛风
注射用达卡巴嗪价格¥465.00元/盒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丽珠】参芪扶正注射液 价格¥216.0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益气扶正。功能主治用于肺脾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 自汗眩晕;肺癌、胃癌见上述症候者的辅助治疗。
【捷恪卫】 磷酸芦可替尼片价格¥2960.00 购买药店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 骨髓纤维化
【诺利宁】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价格¥435.00 购买药店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慢性髓性白血病皮肤纤维肉瘤
【鲁南力康】米力农注射液价格¥236.00/盒 购买药店 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赛博利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136.50元/盒 适应症预防血凝和血栓
【舒适明】氨碘肽注射液 价格¥265.0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白内障
【凯力康】注射用尤瑞克林 价格¥1260.0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轻-中度急性血栓性脑梗死。
【赛美纳】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 价格¥2670.00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 适应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价 格:3660.00
会员价:3650.00
价 格:96.50
会员价:95.00
价 格:8690.00
会员价:8680.00
价 格:1860.00
会员价:1850.00
价 格:9560.00
会员价:9550.00
价 格:23650.00
会员价:23600.00
价 格:656.00
会员价:650.00
价 格:685.00
会员价:680.00
价 格:12650.00
会员价:12600.00
价 格:196.00
会员价:190.00
价 格:226.00
会员价:220.00
价 格:2860.00
会员价:2850.00
价 格:1690.00
会员价:1680.00
价 格:65.50
会员价:60.00
价 格:296.00
会员价:290.00
价 格:176.50
会员价:【安而顺】达比加群酯胶囊 购买药店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价格¥176.50 适应症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SEE)